开元视点:政策类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编写内容和要点

作者:开元评估 点击:
 

摘要: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指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决策、重要政策、重大改革措施、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与社会公共秩序相关的重大活动等重大事项在制定出台、组织实施或审批审核前,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开展系统的调查,科学的预测、分析和评估,制定风险应对策略和预案。

开元评估在南昌市参与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较早,积累了较多的经验,2022年,我司首次完成政策类稳评,与以往房屋、土地征收稳评不同的是,此类稳评报告对评估人员的文字要求较高,本文将围绕政策类稳评编写内容和要点展开探讨。

稳评报告正文含有七个内容,本次在评估内容中穿插评估要点。

 

一、编制有关情况

含委托方名称,编制单位名称及人员,编制依据、原则、方法等。

(1)评估主体:各地方党委、政府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主体,也是稳评的责任主体。主要为:重大事项决策的提出部门、政策的制定部门。

(2)评估主体可自行组织开展稳评工作,也可以委托专业机构、社会组织等第三方机构作为评估实施主体。

 

 

二、决策事项基本情况

包括决策背景、原因、依据、主要内容、具体线路、影响范围等。

编写稳评报告前需要进行问卷设计(问卷调查内容需要征得政法委同意,且不得少于200份),走访相关利益人、利益团体(相关职能部门、基层组织等),现场调研,公示,座谈会,照片等,并及时与当地政法委沟通。

收集的材料有

1.突发及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2.调整前的政策文件;3.调整后的政策文件;4.公示公告;5.问卷调查样表;6.公众意见回复函;7.基层组织意见征询表;8.座谈会签到表;9.座谈会照片;10.现场踏勘照片;11.管理办法出台的背景;12.政策文件调整涉及的各种依据等。

 

三、民意和风险调查情况

含调查的范围、内容和方法,决策事项实施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可控性,相关群众等利益方和基层组织的意见和诉求,公众参与情况,媒体舆论导向,历史及同期同类项目风险情况。

稳评的主要内容是对四性的评估,针对政策类稳评,具体为:

(一)合法性

1.政策的制定是否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

2.政策制定部门是否具有制定相应政策的职权。

3.政策制定审查、审批程序是否合法。

(二)合理性

1.政策制定出台是否符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

2.政策制定出台是否有利于促进政治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3.政策制定出台是否会引发不同地区、行业、群体之间的攀比。

(三)可行性

1.政策的制定是否充分征求了群众意见,特别是利益可能受损群体的意见;当该项政策针对不特定群体、没有具体利益群体时,是否广泛征求了全社会的意见。

2.政策制定出台是否经过科学严谨周密论证,制定出台时机和条件是否成熟。

3.政策制定是否符合大多数群众的利益,支持率是多少。

4.政策制定是否兼顾了群众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

5.政策制定是否增加了群众负担,是否超越了群众的承受能力,是否会给群众带来过重的经济负担或者对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过多不便。

6.政策实施后利益可能受损群体的利益保障措施是否到位,拟给予的赔偿、安置或者救助是否公平合理,利益受损群众有多少,是否接受这些补偿措施,接受比例是多少。

7.政策调整的对象和范围界定是否准确。

(四)可控性

1.政策制定是否存在公共安全隐患。

2.政策制定会不会引发群体性事件、集体上访或个人极端事件。

3.政策制定会不会引发社会负面舆论、恶意炒作以及其他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

4.政策制定可能引发的各类社会矛盾是否可控,能否得到有效防范和化解。

5.是否制定了风险防范化解工作预案或措施,是否成立专门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维稳工作组织机构。

6.是否制定了跟进动态排查化解相关矛盾纠纷或维护稳定工作的组织机构、工作机制。

7.是否确定了风险防控措施责任人,责任是否得到有效落实。

8.政策制定宣传解释和舆论引导工作是否充分。

 

四、风险识别情况

在风险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利益相关者不理解、不认同、不满意、不支持的方面,或在日后可能引发不稳定事件的情形,全面、全程查找并分析可能引发社会稳定风险的各种风险因素。

单因素风险识别,主要从法律、政策、规划、审批、程序,资金筹措和保障,土地房屋征收补偿标准、程序、方案,被征地群众就业及生活,技术和经济方案,生态环境影响,农民工工资保障,项目建设管理,文明施工及施工协调机制,当地经济社会影响,质量安全和社会治安,交通影响,组织保障,突发事件,人员高度聚集,媒体舆论导向等方面全面、全过程分析查找各类相关风险因素。

以公租房政策为例,根据该政策规划和审批程序、政策调整内容、经济社会影响、突发事件等实际情况,我司甄选出8条紧密关联的因素进行风险识别。

 

 

五、风险估计和初始风险等级评估情况

从初步识别的各类风险因素中筛选、归纳出主要风险因素,一般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估计主要风险在决策事项实施各阶段的发生概率、影响程度、风险程度,判断决策事项初始风险等级。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篇章和评估报告编制大纲(试行)>的通知》(发改办投资〔2013〕428号),每一个主要风险因素可能引发风险的变化趋势,包括发生概率、影响程度、风险程度等。按照风险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将风险发生概率(p)划分为高、较高、中等、较低、低五个档次;按照风险发生后对项目的影响大小,将影响程度(q)划分为高、较高、中等、较低、低五档;风险程度(R)可划分为高、较高、中等、较低、低五个等级。一般情况下,五个等级用字母分别表示为S、H、M、L、N。

项目风险概率估计采用主观概率估计法,对影响程度采用经验估计或案例比较法,对风险发生的阶段采用经验估计法估计。

该决策单因素风险评判标准参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篇章编制大纲(征求意见稿)》内相关标准,包括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等级标准、风险事件发生后的影响等级标准和风险程度等级标准。具体见下表。

通过上面两个表,通过判断,得到每个单因素的风险概率和风险影响程度的定量值,再利用下式计算得到每个风险因素的风险程度:

式1:风险程度(R)=风险概率(p)×影响程度(q)

其中风险概率(p)等级参考标准见表1,影响程度(q)评判参考标准见表2,风险程度(R)评判参考标准见表3。

注:风险事件参与人数评判标准,参考国务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分级标准》。

 

六、制定防范化解措施后风险等级评估情况

根据风险估计的结果,针对主要风险因素研究提出具体详细的防范化解措施,包括落实各项措施的责任主体和协助单位、具体内容、时间、地点和工作要求。分析论证决策事项采取防范化解取措施后最终预期整体风险等级;

要针对每一条风险因素给出相对应的防范化解措施,是要在原有的基础上给出合法的、完整的、可行的、有效的措施。

 

七、评估结论

对评估工作过程,主要的风险因素和可控性进行概述,最终预期整体风险等级判断结论,并提出意见建议。

1、如果落实措施后的风险为低风险,则建议尽快实施。

2、如果落实措施后的风险(等级)不能接受,需要继续研究提出更加可行、有效的措施,直至达到可接受的程度。

 

总结

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目的是为了使党委、政府的决策更为科学合理,充分预见和有效规避、防范、控制重大决策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社会稳定风险,真正实现不稳定问题的源头管控和治理,为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评估人员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客观、公正、科学、可靠”原则,实事求是地反映决策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作为评估质量的重要标准。

 




公司新闻